首页 > 文章 > 余生,劝你做一个无用的人
余生,劝你做一个无用的人
诗词到底有什么用? “没什么用!”
无用,为什么还要读?无用,为什么还要学?无用为什么还要做?这是现今快节奏社会上大多数人面对无用之事的第一反应。
庄子曾说过:“无用之用,方为大用。”
因为无用,才能自用。陈道明曾写下《做点无用之事儿》,劝你做个无用之人。
从陈道明的《做点无用之事儿》中的细节便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,无用生活之快乐。陈道明还说:“不做无为之事,何以消遣生涯。”
《小王子》里也说:“正是你在玫瑰身上浪费了时间,才让他无比珍贵。”人活得太实用,便找寻不到生命的意义了,做一些无用之事,看似碌碌无为,却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。
人活得太实用,便寻不到生命的意义
如今社会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层出不穷,其中他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智商,高情商,高学历,他们受到的教育往往比其他人更加的多,但是,他们的活动都是利己主义者为核心的人。
造成这些原因是什么呢?是社会经济发展过快,出现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大环境所导致的?还是学校与父母“唯分数论”的教育原因?又或者是宠溺孩子和自私的家庭观念造成的?
《无问西东》里有一句话说道:“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,有一种麻木的踏实,但丧失了真实。
”每个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的期盼,每个家长都有着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期许,每个家长都有着自己孩子成为一个有用之人的期望。
但是从小到大置身于这许许多多的期望,期盼,期许中,被逼着报了许许多多的兴趣班,忙碌并踏实着。他们是否丧失了“真实”?他们做着许许多多世俗认为将来有用的事情,放弃了对生命的思索,对自己的真实。这样的活法,是否还会有味呢?
周国平说过:“世上有味之事,包括诗、酒、哲学、爱情,往往无用。”人活着,是需要给自己心灵安一个家,是需要找到自己的灵魂,与自我达成和解的。
其实,真正的快乐,都是无用的。而那些有用的,的,却常常让人负累,焦虑,活得不快乐。古人之雅事,皆为无用之事。焚香、听雨、赏雪、候月、抚琴等等。
这些无用之事,现今又有谁会抽出时间来去做这些事呢!空闲下来,刷朋友圈的鸡汤文,刷明星八卦的微博,看狗血的宫斗剧用着难得空闲的时间,做着大部分碎片化的事情,却留不下你的片刻思考。做“无用”之事,它可以让你独处,沉浸其中,更好的思索生命的意义。
情侣的长存之道,所做之事也大多是无用之事,牵手压马路、看日出日落、天台看星星、一起赏月、一起看海、一起雪中漫步等等。
有着志同道合兴趣,督促着对方每天的努力固然很好,只是长久下来心里总感觉会缺失了什么。就连鲁迅与许广平的书信往来,也大都是些油盐酱醋、鸡毛蒜皮的小事。
其实所有思念都藏在了这油盐酱醋,鸡毛蒜皮的小事当中了。正如“说了等于没说的话才是情话。”一日三餐的油盐酱醋,和鸡毛蒜皮的碎碎念,温暖了尘世里疲惫的你我。
做一无用之人
莫言因为“文化大革命”在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,导致在最好的学习年龄在乡村劳动了十年,放牛、割草、种高粱、种棉花等等。
而他在小学时候便经常偷看闲书。许多人在离开学校后,便再少去碰书本了。我们从小到大都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去读书,小时候是为了要考个好成绩,给父母一个交代。长大一点则是为了某个证书,为了提升工资而去读书。我们还能有不问目的,不计得失,只是单纯而纯粹去为了读书去读书吗?
读诗有什么用?无用,为什么还要读?读史有什么用?无用,为什么还要读?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、金钱至上的社会,读诗、读史能有什么用处吗?令自己升职?令自己工资提高?令自己解决掉一日三餐温饱?
这些都不能!诗词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、滋养灵魂的力量!《周易·系辞上》有一句说得好:“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鲜矣。”
当我们做着许多无用之事,做着许多无用之功,其实这真的是无用的吗?我们只是还没有到自己的知识升华为财富和成就的时候。诚如著名学者易中天所说的那样,历史:百无一用但不可或缺,必有大用。
小结:
无用之用,方为大用。因为无用,才能之用。因为无用,才能为自己心灵安一个家;因为无用,我们才能知道对自己的真实;因为无用,我们才可以寻到自己的灵魂。
也正如郦波老师所说的:“欲领悟山水美景,必寻得山水的灵魂,欲寻得山水的灵魂,必先找到自己的灵魂,把自己的灵魂与山水自然进行沟通交流,最后达到交融的境界,才能真正体会山水自然之美。”
因为有一日三餐的油盐酱醋,和鸡毛蒜皮的碎碎念,才能温暖了尘世里疲惫的你我,在往后余生中,愿你我都在这尘世成为一个无用之人,从而活出滋味。